白山:“双线”发力文旅“飘红”

白山:“双线”发力文旅“飘红”

来源:网络 2025-10-11 09: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沈白高铁疾驰而至,带来游人如潮,白山东站、江源东站、长白山西站成为繁忙的旅游集散地;G331白山段全线“化身”自驾游胜地,观五彩斑斓的山林,赏清澈如许的江水,每一处驿站、每一次转弯,都是令人心动的美景。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白山市文旅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据银联商务公司大数据测算,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白山市接待国内游客201.2万人次,游客出游总花费10.5亿元。其中,重点景区率先引流,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4.22%,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75.96%。游客的大量涌入,也带来宾馆入住率的攀升,其中10月4日、5日全市星级和绿色旅游饭店达到入住峰值,入住率突破80%。

一路“飘红”的数据背后,是白山市举全市之力培育全域旅游产业的艰辛努力。

引客入白,全面迎接高铁时代

先后在北京市、沈阳市、抚顺市举办“乘着高铁游白山”推介活动,120余家旅行社到场参会。白山市旅游协会与三地旅游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启动“引客入白”合作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发布白山市旅游线路、文体活动及优惠政策等。印制《旅游出行小贴士》《白山市旅游攻略宝典》等,在高铁站、G331沿线驿站、重点景区、旅游饭店、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发放。紧跟时间节点,策划“‘十一’你想怎么玩?”“国庆假期游玩推荐”“沿G331慢游,出发就现在”等话题,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景区运行信息,方便游客了解动态、合理规划行程。

游客满意,优化服务保障体系

面对“双线”开通带来的客流高峰,全市各相关部门协同发力,以“游客满意”为导向,全面优化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市场安全、有序、温馨。白山市文广旅局统筹优质文旅资源,串点成线,打造G331边境自驾游、亲子研学游、森泉康养游、冰雪奇缘游、避暑休闲游等5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在全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开发“一机游白山”微信小程序,一站式整合“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实现线路指南、景区购票、美食推荐、酒店预订、飞机票车票预订等多功能合一。白山市委社工部、团市委等部门和各县(市、区)组织精干力量,在高铁各站点、G331沿线驿站和服务区设立志愿服务站,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线路指引和应急帮助。白山市商务局印制白山美食地图等,开发“白商惠”小程序,满足游客购物需要。白山市交运局统筹做好高铁站与城市交通的有效衔接,满足群众便捷出行需求,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白山市公安局在重点景区及易拥堵路段部署警力,全力维护游览秩序。白山市文广旅局与市场监管局组成安全生产下沉督导组,对全市文旅企事业单位开展暗访督导,检查各地安全生产落实情况。

各具特色,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全市文旅系统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策划“旅游在白山”“演艺在白山”“非遗在白山”“展览在白山”四大主题61项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和市民参观、欣赏。

G331节点各具特色。白山市浑江区以各驿站为节点,策划鸭绿江放排文化展演、“金秋巡礼欢度国庆”音乐周、渔猎文化展演等活动。临江市鸭绿江文化旅游宣传周主题晚会邀请阎维文、闫学晶等知名艺人参演,吸引5000名观众到场。长白县千年崖城风景区推出开城门仪式、朝鲜族歌舞表演、打糕制作、篝火晚会等主题民俗活动,让游客深度体验唐渤海国风情与朝鲜族文化。

高铁沿线亮点纷呈。全市3V3篮球邀请赛在购物中心举行,吸引36支队伍参赛,以体育赛事进“商圈”带动消费。白山市江源区举办“山货大集烟火人间”文艺演出等活动,每天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抚松县在长白山西站广场推出“铁轨流音山水和鸣”主题演出,朝鲜族舞蹈、采参民歌等非遗快闪活动让游客“下车即享文化大餐”。靖宇县全新开园的靖宇公园以“清朝穿越”为主题,打造以“康熙巡游展演”、沉浸式灯光秀、烟花秀为核心的“展演+互动+夜游”三维体验体系,假期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次。

高效顺畅,投诉建议处置迅速

部门协同。白山市文旅局与市网信办、市政数局建立高效、顺畅的联系,执行“1小时响应、24小时内办结”闭环机制,对已发生的投诉纠纷,督促涉事企业主动与游客沟通,同步跟踪进展。

全员培训。举办一线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暨职业技能大赛,全市所有星级(绿色)旅游饭店、A级景区、等级民宿、等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核心岗位人员参与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进驻一线。市县两级文旅部门工作人员进驻属地重点景区、热门景区开展服务,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调处。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