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有着400多年的人参栽培历史,是中国人参之乡、吉林省人参主产区之一。
在众多人参种类中,园参用途主要服务于药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生产领域,涉猎较为广泛。
10月中下旬,历经5年生长周期的新一批园参迎来了“丰收季”。
吉林通化边境管理支队太平边境派出所的“田间警务”服务队,利用执勤备勤间隙,组织民警走进大山、走入田间,开展助农护参保秋收攻坚战。
挖参、采摘、筛选、打包……10月15日,在集安市麻线乡江口村六组,随着翻土机第一轮翻耕,民警与参农们流水作业,一批批相互交织的金黄色园参显露出地面,好一幅丰收景象。
“7年前,我所根据边境辖区青年劳动力短缺的具体情况,正式成立了‘助农帮扶服务队’。去年,我们本着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总结优化为‘田间警务’,在春耕、秋收时节,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助农服务活动,从生产到销售,我们全力帮助辖区农户增产创收。”该所副所长徐永新介绍道。
近年来,该所始终围绕服务和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大局,致力于改善边境辖区劳动力短缺、经济作物单一、村民法律维权意识薄弱等,先后打造了“田间警务”服务队、“乡村警校”培训教室、“太平哨兵”警务模式等,联合乡镇、各村委会和乡村司法、农科部门,开展多种农副业课堂和巡防护农活动,引导带领辖区村民从种植苞米维持生计,到发展葡萄、五味子、人参等经济作物的效益转变。
“5年前,我把这块苞米地割了,从俺家和亲戚那凑了16万元,种上这批园参籽,今年终于长成了,净利润估计能挣30多万。”集安市江口村村民王敏望着一片金灿灿、新出土的园参笑着说。
“我们通过‘田间警务’,体现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合力,让劳动力不足家庭的基础更实、科技致富发展的渠道更宽,切实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为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贡献移民管理警察力量。”该所所长吕品一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