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舞向海 万羽云集 向海保护区迎候鸟迁徙高峰

鹤舞向海 万羽云集 向海保护区迎候鸟迁徙高峰

来源:彩练新闻 2025-10-16 15: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眼下,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值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成群的白鹤、白头鹤、灰鹤、天鹅、豆雁等十多万只水鸟翩跹而至,在这片草丰鱼肥的湿地中栖息觅食,为秋日的向海注入了蓬勃生机。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站,向海保护区凭借其保护良好的湿地环境,为远道而来的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与广阔的栖息空间。这片土地孕育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区内拥有植物595种,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77种,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5种。

据向海保护局科研人员监测,今年秋季,保护区内白鹤数量已达3000只,同时,白头鹤与灰鹤的种群数量也大幅提升,分别达到600余只与3000余只,而大雁等候鸟更是成群结队,不计其数。

这一景象得益于保护区多年来持续开展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通过综合治理、全区禁牧以及科学的湿地引水工程,向海湿地人为干扰和破坏行为得到有效控制,适宜白鹤等涉禽栖息的浅滩、沼泽面积大幅增加。目前,适合水鸟栖息的湖泊、河流与沼泽已恢复至4万多公顷。

“向海湿地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一直是候鸟的重要迁徙停歇地,主要是以鹤类和雁鸭类为主的迁徙通道,每年都有大量的鹤鹳、雁鸭类在此停歇补给。”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林宝庆告诉记者,为保障大批候鸟平安停歇与顺利南迁,向海保护区今年进一步强化了巡护与执法力度,通过增设监控点位、规范监测救护等措施,全面提升对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能力。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