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只大雁集结南迁 敬信湿地形成候鸟风暴

几十万只大雁集结南迁 敬信湿地形成候鸟风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1-26 10:2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1-26 10: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旭日东升,幽幽鸟鸣穿透薄雾传得格外悠远。冰封的湖面上,突然有一只大雁起飞,随即周围的大雁也跟着飞起来,然后是更远处的大雁也振翅而起。成千上万只大雁飞掠过天空,如同黑色的风暴、黑色的潮水,呼啸着奔涌向前,席卷而过。

大雁在冰封的湖面上停歇  摄影:李军俊

这一幕发生在吉林省珲春敬信湿地。11月末,这里迎来候鸟迁徙高峰,数十万只候鸟在龙山湖上空盘旋飞舞。南迁越冬的候鸟大军主要由雁类组成,其间夹杂着白鹭、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等。湿地的农田、草丛、湖泡中随处可见它们觅食的身影。

起飞的大雁群像黑色的潮水 摄影:李军俊

在雁群的不远处,一些猛禽在小心潜伏着,密切注视着大雁的一举一动。大雁的天敌是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等猛禽。雁群中的“老弱病残”是它们的猎物。随着大雁的增多,敬信湿地的猛禽也多了起来。

大雁群在敬信湿地上空形成候鸟风暴 摄影:李军俊

“今年敬信湿地的大雁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多,数量最多时大约有30万只左右。我在敬信湿地监测大雁近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鸟潮。”珲春东北虎保护区管理局野生资源保护处处长高大斌说。

敬信湿地的湖泊沼泽里遍布候鸟 摄影:李军俊

敬信湿地位于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境内,主体连片面积5874公顷。作为西伯利亚南迁越冬候鸟进入中国停留的第一站,这里江河贯穿,湖泡连片,被誉为候鸟迁徙的“五星级驿站”。

自10月初以来,敬信湿地集结的候鸟越来越多。对于候鸟来说,敬信湿地不仅是有着丰富食物的“大食堂”,同时也是一处“训练场”。大雁的南迁旅程山高路远,充满各种艰险。在休整期间,它们要训练如何协调一致,如何借助气流飞行。

敬信湿地的雁群中唯一一只雪雁格外显眼。高大斌说,“据这几年观察,最后到来的雁群里才有雪雁,它的到来标志着候鸟即将离开敬信湿地开启南迁之旅了。候鸟迁徙的季节,我们对重点鸟类繁殖地、停歇地、迁徙通道采用SMART巡护模式,对疫情及盗猎等情况实施监测信息网络直报。敬信湿地如今的繁荣景象,是延边林业部门、地方政府与民间保护志愿者三方合力推动形成的。林业和公安部门不断升级监控设备,加大巡护力度,当地民众也转变思想,积极加入保护行列”。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刘明太)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