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扎实、娘娘过早、你蛮杠……看到这些词语,你不要意外,不是记者写错了,而是在武汉,这些词语就是当地人之间交流的语言,我们称为方言。
在湖北,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
在疫情爆发后,吉林省支援武汉医疗团队进入病房,与患者之间需要进行沟通,但是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发现危重症病房中老年人特别多,沟通过程中发现他们很多人都不会说普通话。
为了做好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来自吉林的医疗团队队员们用最短的时间去学习了武汉话,如今,你蛮杠、葛自嘎加油、爹爹娘好啥……这些正宗的本地方言,吉林医护团队说的也是非常溜。
据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赵平平介绍,刚进入病房工作的时候根本听不懂患者的语言,工作起来也比较麻烦,为了给患者护理的更好,大家就利用下班时间和休息时间,多听酒店人员和当地的护士给我们讲讲方言。
经过学习,到目前为止,简单的和患者日常沟通已经没有问题。反而,现在一些年纪大不会说普通话的患者,医护人员也开始用方言和他们沟通。
通过语言的交流和在工作中的并肩奋战,在医院工作时,也和武汉当地的医护人员成为了战友和朋友,偶尔,他们也会把东北话教给她们。
在护理工作中,她们也克服了各种困难,也展现了东北的豪放与热情。在疗区,患者家属也被隔离,所有的护理工作都由护士来完成。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护士长刘启迪说,“开始工作时患者没有尿不湿,我们都是把自己带来的给病房的大爷大妈使用,患者对我们也非常友好,还经常夸我们护司好耍拉(护士好麻利)。”
已经在一线工作了23天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副教授王先文,19日凌晨2点半上班,8点半才回到驻地。
他告诉记者,到达武汉后,他们把自己的技术运用到临床上去,对病人关心。通过高超的技术和贴心的护理,让病人们尽快被治愈。对这次疫情,他非常有信心,春暖花开以后,相信疫情会过去。
随后,医护团队们分别教了记者一句武汉话: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副教授王先文:真精醒(真漂亮)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长刘启迪:蛮扎实(厉害)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孙丽平:爹爹娘好啥(大爷你还好么)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韩莹:护司好耍拉(护士好麻利)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李婷婷:你蛮杠(你非常棒)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熊英丹:葛自嘎加油(给自己加油)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王岩:几满打针(什么时候打针)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赵平平:你蛮快就要出去了(你很快就要出去了)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刘婷婷:娘娘过早(阿姨吃饭)
武汉话与东北话的相融合,也印证着这场共同抗“疫”中的情谊,也展示了两省之间的温度,相信,这些武汉话也会被吉林的医护团队永远记住。
(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