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春中医药大学支援舒兰医疗队介绍,经过20天的努力,吉林省舒兰市所有的疑似病人都喝上了防治新冠的中药,成功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播。这也是武汉战役中总结的“武昌模式”在吉林省舒兰市的新冠防治中再次应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驰援舒兰市
医疗队目前已经为当地市民发放了近1万份中药方剂,近六万份代茶饮。中医药的大范围使用降低了新冠病人的发生率。使确诊人数出现断崖式下降。在大范围使用中药之后,当地已经持续1周没有新增案例。
“虽然时间和地点不一样,但是中医药在防治新冠工作中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请仝小林院士指导在这里实践‘武昌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冷向阳介绍。
此前,他带领的中医医疗队参与了武汉雷神山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患者的救治工作。
“武昌模式”的主要倡导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介绍,新冠防控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基层,在初始阶段。而对医疗条件有限的基层,中医药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能够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实现构筑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的重任。
从5月8日,吉林省卫健委通报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到5月24日,吉林舒兰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吉林和辽宁两省确诊病例46个,1461名密接者被隔离。吉林省舒兰市启动最严格管控措施,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小区采取全封闭管控,学校推迟开学。
专家介绍,社区开展定点隔离存在很多难点。其中包括社区管理与医护人员不足、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物干预,以及被隔离人群情绪紧张、恐慌、焦虑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此前在武汉抗疫中建功的“武昌模式”被应用于舒兰市的新冠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后,舒兰市便积极推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倡导的“武昌模式”。落实以“四早”要求为目标的新冠肺炎防治模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全面铺开了中医药防治工作。
中医药众志成城助力舒兰防控
首先,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长春中医药大学结合东北地域特点根据中医对此次疾病认识,发放11种中药。除湿防疫散、代茶饮(袋)、代茶饮(包)用于健康人群、中风险地区人员、高风险地区人员、次密切接触人员改善身体状态,提升人体防御(湿)疫毒侵袭的能力;对密切接触、疑似、确诊轻型、确诊普通型人群联合应用免煎颗粒0-7号方。
舒兰市民王女士在喝中药之后表示:“一直坚信我们可以战胜疫情,但是当疫情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自己身边的时候,中药给我打了一个强心剂。让我不再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疑神疑鬼。感谢国家的关怀!”
同时,“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在舒兰投入使用,标志着“一人一方”辨证施治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该车内搭载了198味中药,分别装在车内两侧排布的小圆盒子里,盒子上标注着百合、薄荷等中药名。药房最前方是一个操作台,可快速配药。
冷校长说:“目前,舒兰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和中医药是有直接关系的。通过微信群进行大量的病例分析,对整个链条上的全部病例进行了重要干预。”
其次,根据吉林舒兰地区疾病和人群特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团队结合一线医生需求,在武昌模式随访APP基础上,2天之内紧急迭代升级4个版本,经过测试于5月22日凌晨2点上线。
专家介绍,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APP,跟踪观察健康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快更好地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预防和救治的目的。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隔离区内外前线医护人员与后方医护志愿者团队人员相互配合、协同推进的“非接触式医患互动诊疗模式”,构筑新冠肺炎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和缓冲区。截止5月27日:累计填写日记卡数4901,累计患者数4233,在访患者数4230。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介绍,通过大数据、互联网让中医药服务变成数字化医学,让复杂的望闻问切诊疗规律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得到总结、优化,使中医药“循证医学”得到发展。
最后是完成培训资料《工作手册》及其附件,帮助志愿者更好的做好随访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向志愿者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背景意义、服务宗旨定位、流程方法、日记卡内容、常见问题、注意事项、技巧和话术。尤其从人群、病情、药物、管理四个方面培训随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回答。
为了增加患者随访粘合度,提高患者的信心和信任,采用“前期前线医生随访-后期后方医生随访”的交接工作方法,前线随访团队以1名医生2名护士为一组,每3天填写病情日记卡1份。
医护人员入户诊治居家隔离人员
“从我们已经完成的1500余人次一对一随访隔离人员来看,目前随访人员均情况稳定,依从性良好,无感染病例报告。”舒兰市中医院负责人说。
随访志愿者已经招募到120人,还在持续招募中。中国中医科学院也呼吁更多有资质的医生加入到志愿者团队中。
“从武昌到舒兰,我们总结防治新冠的关键是,依托政府支持,以社区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构建起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体系,把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到社区。这也是中医药防控传染病的现代化之路,可以为建设符合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健康体系提供借鉴。”仝小林院士说。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马骏教授建议,武昌模式是在社区构筑新发突发传染病第道防线的有力支撑。希望武昌模式能被写进法律法规,在全国推广应用。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