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三产融合促协调发展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曾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笔下《暴风骤雨》的原型地。近年来,元宝村累计投入560万元,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200亩,改造中低产田2500亩,开发水田3000亩,修建干渠2700延长米,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三产融合促协调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0-10-30 09: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曾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笔下《暴风骤雨》的原型地。如今,这里已经大变模样。

在元宝村金雪莲笔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记者见到了正在筛选优质铅笔的董丽萍。2005年,她从外地嫁到了元宝村,身份也从农民转变成一名元宝村的产业工人。如今,董丽萍夫妻俩都在铅笔厂工作,一年收入大约10万元。她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足:“能在自己家门口上班挣钱,真是太好了。”

1980年,元宝村还是个人均收入仅42元、村集体负债27万元的穷村。要想脱贫致富,就得办企业。1983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元宝村创办了村集体企业,铅笔厂、筷子厂、木材加工厂,仅用5年时间,就还清了外债,还积累了6万元资金。

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元宝村的铅笔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从在国内销售发展到出口俄罗斯、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年加工铅笔23亿支、铅笔板3000万罗,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和60%。铅笔产业成为元宝村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柱,元宝村也因此被誉为我国的“铅笔之乡”。

安徽人芦界民是20年前元宝村“挖”来的技术人员,现在他已经是金雪莲笔业公司的生产厂长。他告诉记者,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目前的外贸订单很少,但是依托技术优势、增加新品种和出口转内销,企业已经将损失降到最低,工厂在逐步恢复生产。“我们开发了好几个新品种,比如彩铅、双芯铅等,销量很好,今年到现在已经销售了3000多箱1000多万支。”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元宝村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坚持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之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静的田园风光。

近年来,元宝村累计投入560万元,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200亩,改造中低产田2500亩,开发水田3000亩,修建干渠2700延长米,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自2012年开始,元宝村在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的带领下,开始全面升级传统农业,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建设元宝村优质水稻种植项目园区,通过8年试种,成功种植出优质高端水稻稻花香2号。今年,“稻花香”水稻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60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

水稻种植大户郇金德告诉记者,今年虽然经历了罕见的三场台风,村里的水稻有了倒伏现象,不过他并不担心今年的收成,因为稻子还没开始收割的时候,采购商就已经上门了。“我今年种了130亩地,预计能有近30万元的毛收入。”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农业也有了保障,元宝村就在改善村里的宜居环境上下起了功夫。2010年,村里投资8200万元建起5万平方米的楼房、别墅,让494户村民住上了新房子。平房实施保暖工程,实现了集中供热。投入50多万元绿化美化村庄及街道,开展黄泥河护岸工程、退耕还林还草,打造休闲健身观光带,建设万亩生态植物园,村内道路硬化率、住房砖瓦率、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元宝村村民已经逐渐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舒适的生活。

如今,元宝村编制了旅游总体规划,决定建设土改文化园区,同时启动《暴风骤雨》纪念馆扩建、土改风情一条街建设等项目。目前,占地7400平方米的土改文化园区二期项目正在建设,打算还原昔日“元茂屯”的特色风貌,打造元宝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要把土改文化的底蕴挖掘好,再建起污水处理厂,实现垃圾分类,真正建成高标准、高层次的美丽乡村。”张宝金说。

(马维维)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