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春市生活垃圾发电厂、中电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处置等多个循环产业项目全面落位。目前,全市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已达到132个;推广红旗新能源车辆11630辆,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辆350辆……长春市围绕打造生态强市,聚资源、建平台、落项目、促合作,强化政策,加速推进“无废城市”标杆城市建设。
2022年4月,长春市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长春市将“无废城市”与生态强市建设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编制了《长春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最终处理、保障能力和群众获得感五个方面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今年年初,长春市政府与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共建长春市“无废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约。根据协议,长春市和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将在“无废城市”建设、固废“三化”利用、创新平台搭建、绿色产业培育、重大环保科研立项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帮助长春市全方位谋划与顶层设计,积极搭建平台,把更多创新技术引入长春,把试点项目落到长春,帮助培育良好产业生态。
在原有固体废物领域42个项目基础上,拓展了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治理项目、污泥焚烧项目和长春市供热改造3个水、气等生态领域改造治理项目。截至目前,固体废物领域项目已达45个,总投资约为517.63亿元。
围绕一汽等重点集团企业,打造汽车行业“无废集团”示范。以点带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目前已启动涵盖“无废机关”“无废小区”“无废公园”“无废医院”“无废工厂”“无废景区”“无废学校”“无废工地”等多种具体类型的“无废细胞”创建工作,培育公众的“无废”理念,切实提升“无废城市”建设的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积极推进长春市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
截至目前,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已落位项目10个,有2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加快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德惠哈电生物质热电联产新建项目并网竣工。全市已建立237个废旧农膜回收(站)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平均回收利用率达到40.86%,高于国家要求的35%目标。
原标题:打出“组合拳” 驶入“快车道” 长春着力打造“无废城市”建设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