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打造最美边境山水风光走廊

通化:打造最美边境山水风光走廊

来源:吉林日报 2024-05-10 10: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全力推进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通化市紧紧围绕“党建引领、集聚人气、产业兴旺、乡村宜居”工作要求,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促进边境村繁荣发展的关键一招,全方位多层次打造最美边境山水风光走廊,以多彩旅游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醉”美国道,诗意集安。通化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全部集中在G331国道集安段,全长203.5公里,贯穿域内整条边境线。

素有“东北小江南”美誉的集安,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世遗古都、国参故里、养生福地、抗美援朝第一渡等多个文旅品牌名声斐然。特别是G331国道沿途风光无限,通联五女峰、云峰湖、鸭绿江等著名景区,加之独特的美食、民俗和边情,是体验东北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和打卡地。

今年“五一”假期,集安跻身东北地区热度环比飙升榜第3位、热门目的地第6位,接待游客29.4万人次,同比增长48.6%。

“在集安,沿着G331国道自驾游,尽揽醉人的秀丽风光。鸭绿江江面宽阔,晨曦烟波浩渺,两岸风光秀丽,壮阔林海好似‘油画森林’。沿途乡村各具特色,住民宿、赏美景、品时令美食,真是度假的好地方。”河北游客张欣然在集安“路”遇美好。

根植于集安高句丽历史文化、鸭绿江渔猎文化、朝鲜族民俗文化、抗美援朝红色文化和人参、葡萄酒产业文化等人文底蕴,通化市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标准,加强旅游规划和宣传推介,着力做好“旅游+”融合文章,全力打造以“下解放·援朝首渡”“钱湾·果宿”“下活龙·渔坞”等为代表的“鸭绿江畔·二十八村”最美乡村特色品牌,令各个边境村如璀璨明珠般焕发新的生机,促进文旅产业拓展就业、增加收入、集聚人气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目前,通化边境地区已有景点景区10个,宾馆民宿294家,并建成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以来,共接待游客254.9万人次,带动就业6000多人。

“机制活则全局活。我们将集中力量提升边境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向边境一线倾斜,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始终坚持党政同责,夯实‘四级书记’抓边境村建设工作机制,统筹党政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各界资源向基层下沉,支持边境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建强村党组织阵地,推动形成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强大合力。”通化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所永吉说。

与此同时,依托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结合通化“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通化市规划推出“登山(长白山)、寻古(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游江(鸭绿江)、滑雪(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赏夜(龙兴里文旅小镇)、观海(黄海)”旅游线路,打造世界知名冰雪旅游度假地、东北亚康养旅游目的地、国家级边境风情和世遗文化体验地、东北地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地、吉林省东南部区域旅游集散地。

原标题:通化:打造最美边境山水风光走廊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