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机场建成首个国内出港冷水海产品暂养存中心

​长春机场建成首个国内出港冷水海产品暂养存中心

来源:吉林日报 2024-09-08 14: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机场不仅是汇聚各类资源的超级“流量”入口,同样也是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平台。近日,长春机场首个国内出港冷水海产品暂养存中心(以下简称“暂养存中心”)成功建成。

该项目位于长春机场货运区,分设16个养殖池。项目整体布局包括“上、中、下”游三个阶段。上游是冷水海产品集采收购,中游是机场暂养,下游则是通过航空冷链运输进入消费市场。该中心的建成,将彻底扭转之前海产品货物只能在机场当天交付的局限。

今后,经长春机场“暂养”过后的冷水海产品将不再“赶时间、赶航班”,而是可安心在机场“暂养”后,再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进行随时交付或转运,从而真正实现进境食用冷水海产品常态化运营和高效集散,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海外生鲜集采、国内机场暂养、航空冷链运输为主的一站式航空供应服务。

为了让久居深海的“海鲜”们放心在机场安家,长春机场从构建优质水环境和恒定水温入手,利用先进的水质调控技术,加大了对暂养池内温度、池水含盐浓度、池水充氧量以及PH值等参数的监测力度。通过独立的水循环系统,使冷水海产品暂存池内的海水盐度始终保持在31‰~33‰,温度始终保持在2℃~4℃,从而实现暂存的冷水海产品存货时间有效维持在21天以上的既定目标。

此外,为了抢抓“海味经济”新风口,长春机场在前期市场调研中,通过详细了解省内海产品捕捞、加工、销售等相关企业类别和经营范围,最终决定选择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的俄罗斯帝王蟹为代表的食用水生产品作为项目前期暂养对象,以此加快推动以机场海产品暂养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形成。

根据评估测算,长春机场依托建成后16座海产品暂存池,在暂养规模方面,可实现海产品暂存量峰值共计约30吨;在吸引货源回流方面,每年不低于1000吨的海产品货物运输量,不仅能有效促进海产品暂养上下游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还能为长春机场加快打造区域性海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和构建航空海产品货物中转运输枢纽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长春机场正在加快推进暂养存中心项目运营准备工作。未来,长春机场将依托航空货运快速发展带来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拓宽冷水海产品航空货运网络,不断丰富机场经营业态,充分发挥航空运输对吉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姗姗

【责任编辑:耿婉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