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科考!吉林大学自主研发设备首次在南极冰盖开展测井作业获取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

助力科考!吉林大学自主研发设备首次在南极冰盖开展测井作业获取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

来源:彩练新闻 2025-03-02 16: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考察队利用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极地冰孔测井成套探测装备,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首次利用已有钻孔开展测井作业,获取了钻孔的温度、倾角、方位角以及钻孔直径变化等关键参数,得到了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为揭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冰盖的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前,为深入开展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冰下地质环境研究,在2023-2024年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期间,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俄罗斯海洋与地质矿产资源研究所组成联合科研小组,利用吉大自主研发的设备成功钻获连续冰芯样品和0.48米的基岩样品,并形成冰下基岩二号孔,这是我国第二次利用自主研发设备钻获冰下基岩样品。

此次2024-2025年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俄罗斯海洋与地质矿产资源研究所再次成立联合科研小组,利用吉大建设工程学院自主研发的极地冰孔测井成套探测装备和钻井液回收设备,在冰下基岩二号孔开展南极冰盖测井作业,这是此次我国南极科考的重点任务之一。团队历时2个月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获取了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并测量了钻孔倾角和方位角,对钻孔缩径过程及冰川运动演化开展了持续观测,获取了重要的原位冰川运动参数,为探明东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末端冰盖底部地热通量及其动力学演化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从钻孔内回收钻井液约7立方米,践行了环境保护的理念,体现了我国极地大国保护南极的责任与担当。

据悉,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和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已参加10次中国南极科考、我国所有的南极钻探科考任务,参与完成了中国南极深冰芯最深孔,利用学校自主研发设备实现我国首次钻获南极冰下基岩,国际上首次在极地对可回收式冰下湖热融探测器进行野外应用。南极钻孔探测成果得到《Nature》旗下的《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期刊的认可,取得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有力支撑吉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鹤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