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档案再现了杨靖宇将军在极其危险、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艰苦卓绝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真实情况,为杨靖宇事迹研究及东北抗联史研究提供了新实证。
此次由通化市档案馆公布的档案,出自通化市档案馆馆藏“伪通化省伪满洲国政权时期档案”全宗,是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牺牲时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的日文译文档案。这件档案由伪通化省警务厅自身记录,具有原始性、客观性、真实性特点。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血洒濛江,壮烈殉国,他身上的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所掳获,笔记本内容被译成日文,由伪通化省警务厅发给各县伪警务科作为“讨伐”抗联的内情资料。通化市档案馆发现的这件档案是1940年3月16日,由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发致柳河县警务科长关于“东北抗日联合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所持笔记本内容译文”的特密件。
伪满政权灭亡之际,伪通化省公署、警务厅及其所辖各县公署、警察署开始大规模焚烧档案,大量的政务、警务活动档案被其销毁,这件文档混杂在未被彻底销毁的伪柳河县警察工资表、请假条等残余材料中,得以留存至今。
“在这件日文版的笔记本档案中,杨靖宇将军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的国际形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进行了详细的战略分析,记录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三条内容并对德苏关系、欧洲战局进行研判,记载了抗联联络的时间、地点、记号旗、问答事项等接头方式,以及部队兵力、战斗牺牲和伤病人员的情况,还记录了衣服粮食等后勤保障和弹药补给情况等,共计11要项,译文长达12页,内容丰富、完整连续。”通化市档案馆馆长张艳枫介绍道。
笔记本档案内容虽未标注具体日期,但从相关内容上判断应写于1939年9月至10月,经考证是目前存世唯一一件杨靖宇笔记本的译文档案,史料价值突出。遗憾的是将军的笔记本原件至今下落不明。
通化市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马会凤认为:“杨靖宇笔记本档案,是最新发现的关于杨靖宇将军的亲笔历史文献、抗联文物、重要文献资料,让我们对杨靖宇放眼世界的格局和眼光,有了全新的认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笔记本的内容得以重见天日,是对将军英灵的告慰,也是对民族英雄的最好纪念。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副院长胡爱敏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加快推动这件档案的学术研究与价值转化,让这份珍贵史料由“尘封档案”转化为“鲜活资源”和“红色记忆”。
(李铭 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