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的田野上稻浪翻滚,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中轰鸣穿梭,饱满的稻穗如潮水般倾泻入仓。孙老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开镰,拉开了全市75万亩水稻丰收序幕。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合作社理事长孙民望着金灿灿的稻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在市委、市政府对“舒兰大米”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保障下,合作社种植的110公顷“稻花香”品种长势喜人,水稻倒伏和病虫害现象较往年显著减少,预计每公顷产量可达15000斤。
这份沉甸甸的丰收,源于全方位的保障体系。2025年备春耕期间,舒兰市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对种子、农药等重点农资开展拉网式检查,严把质量关;通过“惠农助农春风行动”,深入普及“三农”政策、农资使用和法律知识,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科技含量。
在田间管理阶段,舒兰市紧紧围绕“保质量、强服务”的宗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黑土地保护、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开展“一喷多促”飞防作业,有效促进作物生长,显著降低病虫害损失。一系列精准施策,为“舒兰大米”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