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万辆里程碑背后:一汽 - 大众 34 载的坚守与跃迁

三千万辆里程碑背后:一汽 - 大众 34 载的坚守与跃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4 09: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 年 10 月 30 日,一汽 - 大众将迎来第 3000 万辆整车下线的历史性时刻,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成就的乘用车企。从 1991 年合资成立时的 1 个品牌 1 款产品,到如今坐拥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 33 款 “燃油 + 新能源” 车型矩阵,34 载深耕之路,不仅镌刻着一家车企的成长史诗,更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非凡历程,以及国民出行方式的迭代进化。

这份成就的根基,是深入骨髓的品质坚守。1996 年,珠海出租车司机苏耀洪驾驶一汽 - 大众轿车创下六十万公里无大修纪录;2006 年,两位出租车司机驾驶同款车型从长春直抵西藏,翻越唐古拉山,创下 100 万公里无大修的行业奇迹;2008 年,哈尔滨的哥董志谦更是以百公里 2.5 升油耗,完成一箱油行驶 2199 公里的节能壮举。这些真实案例铸就了 “开不坏的一汽 - 大众” 的金字招牌,也成为千万用户信赖的起点。昆明车主付先生的体验颇具代表性,五年前购入的大众宝来以稳定品质陪伴其穿街走巷,后续增购的 ID.4 CROZZ 在非铺装路段展现出远超预期的通过性,这份双重认可让他成为品牌 “油电双持” 的忠实粉丝。

产品矩阵的持续完善是破局关键。大众品牌作为主流市场标杆,从捷达、宝来推动中国汽车消费迈入 “普及时代”,到速腾、迈腾、探岳常年稳居细分市场销量前列,始终精准洞察用户需求。2025 年 9 月上市的速腾 L 搭载 EA211 Evo 二代 1.5T 发动机,以更优动力和更低油耗重塑燃油车价值;ID. 家族依托 MEB 纯电平台,历经 436 项全场景电池安全测试,延续德系品质基因。奥迪品牌作为豪华车市场引领者,首创“L”轴距加长模式,如今凭借 “PPC+PPE”双平台与 E³1.2 电子架构赋能,推出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 技术的 Q6L e-tron,开启豪华智能化新纪元。捷达品牌独立后坚守德系品质,全新 VS8 以 L2 级驾驶辅助和 20 余项主动安全功能,成为家庭用户的信赖之选。

在产业变革浪潮中,一汽 - 大众以 “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为战略,加速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2024 年,企业新能源产品销量达 73372 辆,2025 年 1-7 月持续增长至 19884 辆。技术层面,大众新一代 CEA 电子电器架构与 CMP 电动平台完成开发,为多动力形式产品提供支撑;智能化领域,燃油车“三步走”战略稳步落地,全新揽境成为行业首个搭载端到端高速 NOA 的燃油车,速腾 L 搭载的 IQ.Pilot 增强辅助驾驶系统覆盖 95% 城市路况和 100% 高速场景。服务层面,企业推出全系燃油 SUV“双终身”质保政策,并创新“越保养越保值”机制,通过置换补贴返还保养支出,开创后市场服务新范式。

中德合作的深度融合与本土化创新并行,构筑起核心竞争力。一汽 - 大众由中国一汽持股 60%、德国大众持股 25%、德国奥迪持股 5%、大众汽车(中国)持股 10%,形成优势互补的合资格局。34 年来,企业已建成覆盖东北、西南、华南、华东、华北的全国性生产基地,总体产能达 261 万辆,带动 50 余万上下游就业,累计纳税超 7200 亿。2025 年 3 月,一汽 - 大众与德国大众签署协议,计划新增 11 款中国专属车型,其中 10 款为新能源产品;捷达品牌则筹备成立新公司,计划 2028 年前推出 5 款新车,包含 4 款新能源车型,首款纯电车型将搭载 SOA 电子电气架构,实现智能化水平行业领先。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建成 31.9MW 光伏系统和 100% 生物质供热体系,年减碳 3.8 万吨;通过焊装激光清洗、涂装硅烷膜工艺降低能耗 18%,RO+MBR 技术年节水超 10 万立方米,废弃物 100% 回收。该基地获 ISO 14068 认证等多项绿色荣誉,计划 2026 年将碳管理系统升级为行业级平台,助力东北低碳汽车集群建设。

3000 万辆的里程碑,相当于占据 2024 年全球汽车市场 31.5% 的份额,超过美欧两大市场销量之和。这份成就的背后,是技术迭代的持续赋能,是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更是合资企业本土化发展的成功实践。站在新起点,一汽 - 大众已规划更宏大的蓝图:2026 年起密集投放 11 款全新车型,大众品牌 10 款新车覆盖纯电、插混、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同时发力海外市场,致力于成为“中国汽车合资品牌出口领先者”。

从第一辆整车下线到三千万辆荣光,一汽 - 大众的 34 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未来,这家企业将继续以三大品牌协同发展为支撑,深耕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上加速奔跑,为构建汽车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产业力量。三千万辆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段辉煌征程的全新起点。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刘明太 韩俊红)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