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9 日 ,长春市举行 “奋进长春 高质量发展‘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 首场活动,主题聚焦 “创新驱动・领航未来”。市发改委、科技局、长春新区、净月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集体亮相,全面解读 “十四五” 时期长春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等领域的显著成就与实践路径。发布会现场,各单位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分享,立体呈现了长春五年来的发展跨越。
据长春市发改委副主任车志昕介绍,全市 GDP 今年底有望突破 8000 亿元,较 2020 年增加 1200 亿元左右,“3 转 4 强 7 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大幅提升,“吉林一号” 在轨卫星达 141 颗,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赛道加速布局,粮食产量跃居全国首位,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长春市科技局副局长王立章用 “七个新变化” 概括创新成效: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48%,科技成果本地转化量增长 6 倍,高新技术企业达 3500 户以上,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升至第 24 位。全市构建 “政产学研金” 协同机制,设立未来种子基金投资 83 个早中期硬科技项目,通过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在全市创新发展大格局下,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胡南表示,新区构建了多元化创新生态,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 21%,“专精特新” 企业增长近 4 倍,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集聚,吉翼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等重点项目落地推进,长白山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成为创新引擎。
净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向春聚焦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培育,介绍了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国家低空经济 “监管沙盒” 试点的建设成果。该区建成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天启星座” 通信网络和高寒地区试验场,落地无人机物流、医疗配送、空中观光等多元应用场景,实现 “生活服务更快捷、城市管理更高效、文旅体验更丰富” 的发展成效。
此次发布会拉开了 “十四五” 发展成就系列宣传的序幕,彰显了长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区域协同激活发展动能的坚定决心。面向 “十五五”,长春将持续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动力。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记者刘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