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一场聚焦吉林金融发展的专题发布会在长春举行。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携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及吉林银行相关负责人,共同梳理 “十四五” 期间全省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的答卷,科技、乡村、绿色等领域的金融实践亮点,让人们看到了金融活水如何为吉林振兴 “解渴”。
这份答卷的底色,是一套扎实的政策支撑体系。“十四五” 以来,吉林金融系统以 “1+5+X+N” 框架为抓手,不仅出台 20 余份专项政策精准导航,更投放 234 亿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输血”。截至今年 9 月末,全省金融 “五篇大文章”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2.1%,占比达 30.7%,这些数字背后,是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的清晰轨迹。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 “敢贷愿贷”,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的探索给出了答案。从打造 “六专” 服务体系到推出 “善科贷”“科技转化贷款”,该行把服务科创企业的流程 “理顺”、产品 “做活”,如今科技贷款余额已达 478 亿元,增速超 28%。放眼全省,科技贷款同比增长 14.9%,东北首单科创债券落地、6889 家科技企业数据纳入创新积分平台,更让科创企业的融资路越走越宽。
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的身影格外醒目。把服务 “三农” 当作 “头号工程”,该行构建的 “四全” 体系和 “1+N” 方案,既覆盖粮食、肉牛等大产业,也惠及合作社、小农户。截至 10 月末,县域贷款突破 1273 亿元,92% 的行政村能便捷获贷;全省涉农贷款达 6396 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长 13%,连农产品存货都能当 “抵押物”,金融服务正贴着乡土需求生长。
绿色发展与数字转型的 “双向奔赴”,则让吉林金融焕发新活力。吉林银行瞄准 “双碳” 目标,不仅落地全省首笔钢铁转型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绿色信贷余额已超 339 亿元;全省绿色贷款年均增长 21%,能源低碳转型贷款是 2020 年的 2.5 倍,40 余款绿色产品覆盖环保各领域。与此同时,吉林银行推进的数字化营销、风控等转型,也带动全省数字经济贷款增长 23.7%,让金融服务更 “聪明”、更高效。
银发经济同样被金融暖流包裹。从 “养老贷” 到 “e 享贷”,16 款特色产品精准对接养老需求,1709 家养老企业纳入重点名单,截至 9 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 12.3%,42.6 亿元再贷款惠及 2888 家企业,让老年人的幸福感有了更坚实的金融支撑。
这份金融答卷没有终点。接下来,吉林金融系统还将继续优化政策、创新产品,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为吉林全面振兴写下更生动的注脚。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记者:刘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