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 吉林新闻

吉林:线上不“打烊” 文化过大年

春节期间,吉林省各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尽享精美文化大餐。吉林省博物院推出原创微展览“春节雅事—书画茶香二三事”,让人徜徉书画间,品味茶香事。2021-02-16 11:04

山西李姐:一家三口第一次单独过年

李姐来自山西,嫁给了吉林的丈夫一起搬到长春生活。以前每年春节要么回娘家,要么去范家屯的婆家,今年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李姐一家三口留在长春过年,这是他们一家三口第一次单独过年。2021-02-14 10:56

【新春走基层】大年初二这份亲情“待办清单”,来自通化抗疫一线

这一天,原本是万家团聚、享受亲情的时刻。但对于全超来说,这是一个“特殊假期”。全超与王玥的聊天记录  13日上午,全超的微信里,收到了妻子发来的一张亲情“待办清单”。2021-02-14 10:55

边境线的“警”色

2021-02-13 09:43

热闹红火、文明健康——“就地过年”凸显时代新风

北京西城区发起“留京过年新风尚、志愿服务享别样年味儿”活动,近500名志愿者报名。徐州市文明办主任沈丽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春节期间将组织志愿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文体、科普等志愿服务。2021-02-13 09:40

特别报道 | 不一样的除夕夜 通化特别难忘的年

聚焦支援通化医疗队驻地的除夕之夜。包饺子、贴春联、视频与家人连线护送祝福、云连线……无论传统方式还是最新的5G云端,这里全都有。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正在这里为队员们包饺子,在医院里,他们与病魔展开殊死较量,救治患者。2021-02-13 09:40

长春连续6天“零”新增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长春市第二十三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月9日0时至24时,长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2月9日24时,累计出院确诊病例51例,累计解除无症状感染者隔离医学观察3例。2021-02-11 08:16

通化新冠肺炎患者累计治愈出院200例

今天,从通化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传来好消息,通化市新冠救治定点医院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达到200例。下午3时20分,74岁的周女士举着写有“200”字样的小牌子,随着其他出院的患者一起走出医院,向大家挥手示意,她是通化市第200位新冠肺炎治愈者。2021-02-11 08:16

落实精准防控举措 强化节日服务保障 确保人民群众过上平安祥和春节

春节将至,今天,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在长春市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城市供热、节日市场保供、春运组织等工作进行调研,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2021-02-10 14:17

通化:“三个保障”确保通信畅通

今天上午,通化市召开疫情防控第二十六场新闻发布会,通化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中国移动通化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大伟介绍疫情期间该市通信保障情况。2021-02-10 14:14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吉林人才政策2.0版新闻发布会

2月7日上午,吉林省委、省政府在长春举行“吉聚天下人才 促进吉林振兴”云招聘大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相信通过“人才政策2.0版”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落地,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发展动能。2021-02-08 09:34

海纳百川汇聚英才 凝心聚力共谋振兴

今天,“吉聚人才”云招聘大型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景俊海强调,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必须在人才这一关键要素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全力为人才提供最优条件,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程中,与大家一路同行、共享成功、共创新局。2021-02-08 09:23

创建“3+3”中西医联合救治模式

今天上午,通化市召开疫情防控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通化市卫健委、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况。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领队、院长杨永刚介绍了通化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的情况。2021-02-08 09:23

通化将推行电子通行码

今天上午,通化市召开疫情防控第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通化市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通化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4日0—24时,通化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是通过对应检尽检人员开展主动检测筛查发现。2021-02-06 10:11

“方舱”里的“烟火气”

2月5日下午,通化方舱康复医院里,医护人员将生日蛋糕端到281床的小佳面前,大家围成一圈,唱起生日歌。医护人员们不断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看哪个环节需要改进,询问患者喜欢什么样的娱乐活动,希望更多的患者参与进来。2021-02-06 10:11

“吉事办”核酸检测快速登记系统实采观摩演练在延吉举行

今天上午,“吉事办”核酸检测快速登记系统实采观摩演练在延吉市北山小学举行。演练使用的核酸检测快速登记系统,是基于“吉事办”平台,依托“吉祥码”实名认证功能,实现扫码“秒”登记。2021-02-06 10:11

松原: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产业丰厚度

积极推动油气化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帮助松原石化稳定运行,全力支持石化园区谋划炼化一体化项目,努力培育新的产业支撑点。目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10亿元的工业集中区、园区达到6个,嘉吉园区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玉米精深加工基地,扶余市成为东北地区肥业集聚高地和玻璃制品生产基地,产业集聚优势更加明显。2021-02-05 09:56

汇聚坚实力量 共建“一谷一城”

近年来,白山市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培树道德典型,不断传播“好人”精神,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以道德典型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不仅有“大爱为先”的各类志愿组织,同时,也涌现许多贯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优秀志愿者。2021-02-05 09:56

我省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者解忧

近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2020年,我省积极发挥聚力“稳就业、保就业”作用,持续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和重点群体创业支持力度,全年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4亿元,直接扶持创业者1.5万人,带动就业4.7万人次。2021-02-05 09:52

155名在通化执行核酸检测任务的医疗队员返程

今天9时,155名在通化执行核酸检测任务的医疗队队员在《听我说谢谢你》的歌声中返程。欢送仪式上,通化市向医疗队队员发放抗疫天使卡,邀请队员待到疫情过后,春暖花开时,大家再次相聚通化。2021-02-04 10:11

2000万元“迎新春商业消费券”6日发放

记者从长春市商务局获悉,为激发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消费市场活力,长春市商务局决定利用云闪付和支付宝平台,从2月6日10时开始,发放总额2000万元的“迎新春商业消费券”。2021-02-04 10:10

讲好吉林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为加快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省委召开全省新闻界座谈会。景俊海强调,推动“十四五”吉林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需要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坚定主心骨、提振精气神。2021-02-04 10:10

通化市:方舱康复医院已接收患者32名

新闻发布会上,通化市副市长蒋海燕介绍了通化市疫情最新情况,并针对生活必需品供应和方舱康复医院收治能力回答了记者提问。2月1日0-24时,通化市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3例,其中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是通过对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开展主动检测筛查发现。2021-02-03 09:33

长春市:多举措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今天,我省召开2021年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主会场设在长春,通化市、松原市相关负责同志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在分会场参会。紧盯医疗救治环节,把患者救治作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为救治团队做好服务保障,进一步配齐配足救治设备。2021-02-03 09:31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互惠共赢 推动务实合作再上新台阶再结新硕果

2月2日,中国吉林省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共同举行经贸合作视频交流会。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及与会重要嘉宾共同见证一汽红旗S系项目视频签约。长春市政府、中国一汽集团、美国丝尔科公司签署红旗S系项目投资意向书,中国一汽集团与美国丝尔科公司签署红旗S系项目合资合作协议,中国一汽集团、美国丝尔科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吉林省科协签署共建专家人才库合作框架协议。2021-02-03 09:30

松原市: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

新闻发布会上,松原市副市长梁弘介绍了松原市疫情最新情况,并针对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进展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梁弘介绍,截至目前,松原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这4名患者正在长春进行集中治疗,生命体征平稳。2021-02-03 09:30

完善保障措施 着力改善民生

去年,我省民政服务机构实现无感染、零病例,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区防控筑牢坚强堡垒阵地,慈善和社会力量为疫情防控提供强力支援。1.9万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得到有效救助,殡葬改革深入推进,婚姻、地名服务管理质量不断提升,行政区划服务吉林振兴作用充分发挥。2021-02-02 09:15

春节留长 暖心“八享”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年复工复产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长春市积极倡导和保障外地员工在长春过春节,并组织实施春节留长“八享”行动。各级卫健部门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严格做好务工人员疫情防控,督促和指导用工单位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及时向在长外地员工发放防疫物资。2021-02-02 09:15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